关于近视:近视的医学原理及简单理解
2024-05-22 11:16:41
爱乐佩(ILEPEI)视光中心
了解什么是近视,首要了解近视的医学原理。眼科专家通过大量病例研究发现,近视眼主要是由眼轴变长引起的,而眼轴的增长往往源于频繁的近距离用眼和过长的连续用眼时间,这两种不良用眼习惯可谓是“致命”的。
要确认孩子是否患有近视,可进行两种检查:电脑验光和散瞳测视力。其中,最简便的筛查方式是在医院进行电脑验光。如果结果显示只有近视度数而没有远视度数,即便只是轻微的50度近视,也表明孩子可能已经有近视或者趋向近视。
在给孩子进行电脑验光时,一旦发现近视的迹象,会进一步使用散瞳剂确诊。如果散瞳后孩子的视力仍然呈现近视,父母应引起重视,这意味着孩子可能已经真正患上近视。此时,父母需监督孩子改变不良用眼习惯,以防止近视程度进一步加深。
孩子一旦近视,常常在看远处的物体时会变得模糊。有些家长关心,孩子近视程度不同,能看清物体的距离又有何差异呢?
对此,我将从眼科医学的角度为大家解释。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:一方面是近视的度数,即理论上能够看清的距离;另一方面是眼睛内调节近视的睫状肌所起的作用。这两者都将影响孩子看清物体的具体距离。
一般而言:
100度的近视大致可以看清4米远的物体;
200度的近视大致可以看清3米远的物体;
300度的近视大致可以看清2米远的物体。
如果孩子的眼睛调节功能不健全,可能会导致在看物体时模糊感增加。因此,及早发现并采取措施,对于孩子的眼睛健康至关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