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视分类及管理:眼睛多少度算近视?
近视(Myopia)是眼睛看不清远物,一种眼睛屈光状态的异常,使患者难以清晰看到远处物体,却能够看清近处物体。这个视觉问题在光线通过眼睛屈光系统后,焦点未能准确汇聚在视网膜上,而是形成在视网膜之前,导致远处物体模糊不清。眼睛的度数大于50度,且是真性的,一般算近视。近视可分为两类:屈光近视和轴性近视,其中屈光近视更为严重,达到600度以上时,被称为高度近视。
1、根据近视的程度划分:
①轻度近视:度数在3.00D(300度)以内。
②中度近视:度数介于3.00D到6.00D(300度到600度)之间。
③高度近视,又称病理性近视:度数高于6.00D(600度)。
2、根据屈光成分划分:
①轴性近视:由于眼球前后轴过度延长引起。
②弯曲度性近视:由于角膜或晶体表面的弯曲度过强引起。
③屈光率性近视:由于屈光间质的屈光率过高引起。
3、假性近视:也叫调节性近视,是因为在看远处时,调节没有放松所引起的。它与真正的近视,即屈光成分改变的近视,有本质区别。
4、混合性近视:通常是由眼睛疲劳导致的假性近视,慢慢地与部分真性近视同时发展。可以说,近视度数不断增加的人都属于混合性近视。目前,治疗近视最有效的物理手段主要有两种途径:手术和其他方法。手术的优点是见效迅速,但其潜在风险和后遗症仍需要更多研究来阐明。
近视眼是一种屈光系统异常的状况,当眼睛不使用调节时,平行光线被屈折后的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。因此,近视眼难以看清远处的物体。如果将目标物逐渐靠近眼睛,光线就会逐渐散开,使焦点向后移动。这一点在眼前距离愈近的情况下,近视程度愈深。 近视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眼球的前后轴过长,这被称为轴性近视。此外,较强的屈光力也可以导致近视,称为屈率性近视。近视多数在青少年时期发生,遗传因素会对其产生一定影响,但也与灯光不足、不当的阅读姿势以及过长时间的近距离工作等因素密切相关。 大多数近视在青少年时期发生,其度数会逐年增加,但在发育成熟后,度数的增长将停止或减缓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