斗鸡眼怎么矫正?早治是孩子“斗鸡眼”问题的关键
张女士的女儿今年三岁,她表现出聪明伶俐、活泼可爱的特质。然而,无论是亲戚、邻居还是张女士的同事,当他们看到她时,都认为她患有“斗鸡眼”。在医学上,这种俗称的“斗鸡眼”实际上是指斜视。为了解开内心的疑惑,张女士决定带着女儿去眼科医院接受诊疗。医生在听到张女士的担忧后,通过简单的检查,用手电筒照亮了她女儿的眼睛,给出了答案。医生说:“请放心,你女儿的眼睛没有斜视。” 张女士对此感到困惑,她追问:“那为什么许多人都说我女儿是斗鸡眼呢?” 原来,医生指出,这是因为张女士的女儿存在内眦赘皮导致的假性斜视。
那么,什么是内眦赘皮呢?内眦赘皮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现象,指的是眼睛内角处的一层额外的皮肤褶皱。这些褶皱有可能干扰视线,让人们产生一种斜视的错觉。在张女士女儿的案例中,就是由于内眦赘皮导致了假性斜视。
内眦赘皮是指眼睛内角(靠鼻子一侧)存在着一层略带弧形的垂直皮肤褶皱,这层褶皱会遮盖部分或全部的内眼角(内眦角)。正常情况下,在3到6个月的婴儿中,内眦赘皮是很普遍存在的。大多数情况下,随着鼻梁的发育,这些褶皱逐渐减少或变得不太明显,所以通常无需治疗。轻度的内眦赘皮在黄种人中,特别是蒙古族中,是相当普遍的。然而,由于内眦赘皮的存在,眼睛的裂缝看起来较小,鼻梁也显得较宽,给人以眼睛内斜的错觉,常常被错误地认为是内斜视,即“斗鸡眼”。如果在青少年时期内眦赘皮仍然非常明显,那么可以考虑手术矫正,但这主要是美容手术的范畴。
如果怀疑孩子有斜视,一定要尽早就医,不能掉以轻心,因为发病的年龄对预后有重要影响。一般来说,发病越早,对双眼视觉功能的影响就越显著,2岁以下的斜视主要是由先天性或器质性问题引起的。儿童需要定期检查视力,必要时进行瞳孔扩大的屈光检查,对于有斜视疑虑的孩子,应在眼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眼罩检查和斜视角检查,如果条件允许,还可以进行同视机检查。此外,还需要进行眼球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的检查。
儿童的斜视和弱视常常是相互伴随的,因此早期矫正非常重要。矫正的主要目标是恢复双眼的视觉功能。研究表明,约2岁左右的早期斜视矫正效果较好,年龄越大,双眼视觉功能的恢复就越困难。即使是外斜视,如果在较大年龄时接受手术,也有机会恢复双眼视觉功能。然而,内斜视通常需要在儿童5岁之前进行矫正,以充分恢复双眼视觉功能。斜视的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方法,如弱视治疗、光学矫正、药物治疗和视觉训练,以及手术方法,如肌肉减弱手术、肌肉加强手术和水平肌肉垂直移位手术等。
总之,早期治疗对于儿童的斜视和弱视问题至关重要,一旦确诊,应立即采取治疗措施。